后疫情時代 經銷商如何突圍

2023年,是后疫情時代的新年,很多行業都開始出現復蘇趨勢,那么咱們的農資經銷商情況如何呢?

近日在調研市場、拜訪縣級、鄉鎮客戶的過程中,頻繁遇到客戶反映說,今年市場艱難,庫存銷售困難,大家互相殺價,犧牲的都是真金白銀。其中有部分客戶工作做得比較細致,把近三年的賬本都拿了出來,數據顯示,利潤逐年下滑,每年下降約三成左右,今年的毛利率甚至低至個位數。為什么數據這么慘?究其原因,這些客戶所在的市場賒銷盛行,全年銷售額的六成都收不回來,但凡懂點財務,這樣的生意早就應該放棄了,至少要放棄目前的經營模式。這樣的經銷商,往往都會望著前路,質疑自我的未來,感覺前途渺茫。

在客戶走訪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現象,即部分客戶總是春光滿面、熱情洋溢地介紹自己今年暢銷的新產品、新增業務板塊,以及創新經營思路,近三年的利潤也是穩步上升。他們毫不吝嗇地分享著自己在打造明星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奇聞趣事,但無一例外,都是從零開始,到得到市場認可,再到最終成為種植者首選,直至依賴這種產品。他們中不乏有專注種植技術提升的經濟作物種植公司,有死磕某一種作物解決方案的種植大戶。他們的眼里閃著自信的光,內心充滿對農業的無限希望。每次和他們交流,我們會感受到無窮的力量。

顯然,農業大變革對每個經銷商的沖擊產生了不同結果,有人止步不前,有人迎著困難,挑戰不可能,不斷對產品結構、營銷手段、運作模式等進行系統調整,探索著可期的未來。

他們結合當地種植作物、農戶用肥用藥習慣、自身實力、農戶消費水平等確定產品結構,優先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他們融會貫通肥料、農藥、種子、技術,為農戶提供持續而專業的服務,進而“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們在銷售過程中絕不僅僅單賣產品,而是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術服務能力,同時積極與鄂中合作廠家的技術人員配合,定期開課,做田間技術指導,樹立了零售店的專業技術形象,切實解決了農戶種植問題,銷售自然水到渠成。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要做效益持續增長的經銷商,一定是把種植戶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其最核心秘籍就是優化產品、技術、服務、經營理念,服務好種植戶,讓種植戶增產增收。(西北浩斯特? 楊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