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中生態—— 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密碼”

《農資導報》湖北記者站陳傳武 本報記者高中

每次來到以“創新、實力、魅力、活力”著稱的鄂中生態,漫步在生態環境優美的綠蔭大道上,深入到生產車間里,總能感覺到這里有一種清新的氣息,全新的變化,懷揣著創新創業的夢想……

依靠創新創業,這里從年產30萬噸過磷酸鈣起步成為中國磷復肥的中堅,在萬眾創新創業的背景下,鄂中生態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和“密碼”,對其他企業來說有啟發意義。

“2021年,我們將緊扣中央一號文件的重點,胸懷‘以中醫問診中國農業,為中國億萬耕地療傷’的宏大愿景,落實公司‘十四五’規劃藍圖一一建設新型肥料生產基地,為地方經濟和行業產業的發展貢獻出鄂中力量。”6月22日下午,鄂中生態總經理楊華登在接受中國化工報社《農資導報》慶祝建黨百年化肥行業主題采訪團采訪時表示。

鄂中生態是2002年1月由該公司董事長楊才超創建,歷經近20年發展,從當初的年產30萬噸過磷酸鈣起步,目前公司在湖北荊門、湖北宜昌、河南民權、廣西來賓等地建有四大磷復肥生產基地,在湖北保康擁有一個磷礦石基地,具有產銷300萬噸磷復肥的能力。2020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

歷經20年穩健發展

“在近20年發展中,我們共經歷了三個階段,持續穩健發展。從產能和企業的發展規模上來說,我們累計生產各類磷復肥2000萬噸,為我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鄂中生態副總經理代中旭說。

第一階段(2001年12月8日——2005年),鄂中生態正式掛牌成立,破土動工,初具規模期。建立湖北鐘祥、湖北荊門、湖北宜昌、河南民權四大基地,具備年產30萬噸過磷酸鈣、50萬噸尿基、硫基復合肥能力,年銷售量80萬噸,其中過磷酸鈣30萬噸、復合肥50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

第二階段(2006——2016年),快速發展期。在湖北鐘祥、河南民權、廣西來賓四大基地新上四條高塔復合肥生產線和一條尿基復合肥生產線,新增復合肥產能100萬噸,總產能達到260萬噸,其中復合肥產能200萬噸,一銨產能50萬噸,工業一銨10萬噸。控股楚磷礦業,磷礦石產量達100萬噸。到2016年,銷售復合肥135萬噸,其中一銨30萬噸、工業一銨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

第三階段(2017——2025年),戰略轉型發展期。連續10多年位居磷復肥行業前十,2020年總產能達31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2021年2月在湖北鐘祥胡集工業園區加大水溶肥、果蔬專用肥等新型肥料推廣力度。

心系農業療傷耕地

據代中旭介紹,在磷復肥領域,鄂中生態近年來表現出很強的創新力,敢于不斷突破自身。
2017年,鄂中生態傳統磷復肥躋身于行業前列之后,主動轉型升級,明確了未來戰略轉型的“三大工程”,在行業內破天荒地提出“作物和土壤中醫式養護”理念。

所謂三大工程,即作物營養工程、土壤修護工程、生態農產品工程。圍繞這一新理念,鄂中生態首次提出在生態復合肥開發中應用“清、調、補”中醫理論,打造出“中醫式修復科技”的“鄂中仟金方微生物生態復合肥料”,率先填補了有益微生物耐高溫、耐高鹽、菌劑休眠與活化這一國內尖端技術短板。繼鄂中仟金方微生物生態復合肥料之后,他們又推出鄂中生物高分子和神捕羧基增效復合肥,這三大戰略精品連續3年大幅增長,平均增幅達到了80%以上。

自2017年實施“三大工程”以來,鄂中生態產品從最初的一個類型、三四個配方,到現在幾乎涵蓋了復合肥絕大部分種類,形成了獨有的產品體系,并取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多次獲得各類獎項,其中鄂中仟金方獲得了國際創新發明銅獎,銷量實現飛躍。得益于三大工程的實施,鄂中生態的新型肥料占比已達到了25%,并在20多個省(市)5萬畝不同作物上進行2000多例試驗示范,獲得了普遍成功,在提升作物產量及品質、土壤修復、減肥增效、防病抗病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

代中旭表示,鄂中生態的目標是要將新型肥料占比提升至30%—40%,真正成為新型肥料的創造者,最終讓鄂中生態的消費者、行業客戶創造收益。

主動擔當社會責任

近20年來,鄂中生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在脫貧攻堅、捐資助學、捐資救災等方面累計捐資3000余萬元。

楊華登清晰地記得,企業剛落戶鐘祥市雙河鎮時,夏沖村基礎設施落后,交通條件不便,晴天砂石遍地,塵土飛揚,坑坑洼洼,雨天更是積水難行,一座通往鎮上的橋梁已成為危橋,給村民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一直以來,村兩委班子在想辦法籌集資金為夏沖村修橋修路。董事長楊才超知道后,企業主動出資200多萬元,用于夏沖村基礎設施和橋梁建設。2018年,該公司又出資和施工材料共計200萬元,援建了磷礦鎮劉沖礦社區道路改造。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出資100多萬元用于鄉村的綠化美化建設。

參與脫貧攻堅戰,體現的是一個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鄂中生態在村企結幫扶中,除了出錢出力扶貧,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在創業就業扶持、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建立長效、常態化的的聯結機制,設立了“扶貧車間”,下派農化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科學種田服務指導。近幾年,還在全國各地捐送肥料達千噸以上。

不僅如此,鄂中生態積極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通過技術改造,新上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讓長期堆存的磷石膏在自動化的生產線中“變身”為石膏板和石膏粉,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雙豐收。

早在2020年4月,該公司投資5億元新建兩條年產60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和年產60萬噸建筑石膏粉生產線,投入生產以后,產品將銷往廣東、江西、上海等地。6月初,公司總部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已正式投產,將開啟磷石膏綜合利用“新時代”。

“下一步,我們將再投資2億元,主要生產粉刷石膏、抹灰石膏等新型建材,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磷石膏綜合利用率將達到80%,每年可增加銷售收入3億元,稅收2000萬元,新增工作崗位200個。”楊華登說。

一心向黨傳承信念

在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鄂中生態高度重視黨建工作,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立足企業實際,大膽探索實踐,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手段,凝眾人之心,聚群體之力,走出了一條符合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新路子,促進了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采訪團了解到,鄂中生態黨建工作的重心,概括為“一個加強、二個抓好、三個結合”,即加強黨組織建設,抓好黨建活動和開展黨員隊伍建設,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構建社會責任企業相結合。

特別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該公司黨組織書記、董事長楊才超親自帶領廣大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重憶入黨初心,面對黨旗進行宣誓,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黨員的黨章意識、政治意識,激發了廣大黨員愛黨愛國熱情,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百年黨慶前夕,鄂中生態在廣泛深入組織黨員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同時,董事長楊才超還帶領部分黨員重走長征路,傳承革命精神,堅定愛黨愛國、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理想信念。

科學規劃行穩致遠

乘勢而上開啟新的發展征程,鄂中生態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殘酷的國際國內化肥市場競爭面前,將認認真真、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做好自己,以不變應萬變,不斷創新,讓企業發展得更快、走得更加堅定致遠。

隨著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發展,該公司緊緊抓住新型農業發展的變化,以增強高端產品核心競爭力為抓手,提前優化布局化肥產品轉型升級,確保產品持續創新能力和市場適用能力,引領企業由傳統化肥制造向專用肥、水溶肥等高端復合肥轉型升級,持續穩步推進鄂中生態向規模效益型發展。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新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鄂中生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發展的根本指針。”楊華登表示,鄂中生態多措并舉,力促磷石膏實現“產用平衡”,突破磷石膏綜合利用瓶頸,為后續產品奠定基礎;加速市場開發實現重點市場突破;加快項目建設和新技術引進與合作,真正實現讓資源吃干榨盡,變廢為寶。

“十四五”期間,鄂中生態將力爭各類產品產能達到400萬噸,肥料產品產銷量達到300萬噸,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致力將企業打造成行業領先、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中國磷復肥翹楚,并努力成為中國化肥市場常規及中高端肥料市場占有率均名列前茅的企業,進一步適應農業發展需求,在提高農作物品質與改善土壤質量上持續發力。